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鄉鎮特色

列印[另開新視窗]

頭城鎮

鄉鎮名稱

頭城鎮

頭城鎮公所網站
宜蘭縣區域地圖顯示頭城鎮

別名

頭圍

面積

97.6447平方公里

人口

28,409

行政區域

24里 262鄰 

地理位置

頭城鎮位於東經121度51分,北緯21度41分,背山面海,東臨太平洋,西北以山與台北縣貢寮鄉雙溪鄉及坪林鄉為界,南端與宜蘭縣壯圍鄉及礁溪鄉為界。

頭城地圖

特色介紹

位於宜蘭縣的頂端,東面面海,西面以山地與其他縣市相隔,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頭城鎮自古便是外地人士進入宜蘭的重要門戶。此外,頭城特殊的地形,也是造成他擁有歷史地位的一大重要因素。頭城鎮是由東側的山區,北側海岸地區、大洋地區以及前面介紹的舊城地區組合而成;其中,北側海岸地區由石城大里以降,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海蝕岩岸地形,而位於海上的龜山島,更是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島嶼,在島上地形部分,我們可以見到因火山作用形成的海底湧泉,還可見到海蝕洞、岩礁、礫灘等豐富的地形。
而在南向與礁溪交界的大洋地區,包括了竹安溪口的沼澤區以及下埔的溼地地形,在這個區域,我們可以見到溼地特有的蟹類以及因溼地豐富的有機物質而來的侯鳥群。由於此種特殊的地形,也造就了下埔地區的漁產養殖業的發展。
在今日,頭城鎮因具備了極佳的地形特色及歷史背景,亦發展出另類的產業特性,除了原有的漁業外,更利用原有的漁港,發展海上生態旅遊,如龜山島賞鯨,以及出配合觀光業而生的民宿、休閒農場等,為頭城鎮的居民帶來另類商機。

鄉鎮歷史

頭城古稱「頭圍」,清嘉慶元年(1796),福建漳州漳浦人吳沙率領漳、泉、粵三籍流民拓墾蘭陽平原,進入平原後築起土圍建立了第一個據點頭圍,歷史上,這是漢人拓墾成功的土地,因此有「開蘭第一城」的美譽。
 嘉慶元年(1796)漢人移民大舉入墾後,先在河岸建了最早的寺廟慶元宮,接著以慶元宮為中心,逐漸向南、北擴張,延長而形成頭圍街,也就是現在的和平老街。頭圍街是因水運而興盛的,在當時,宜蘭對外的貿易港口是烏石港,並有河道可通到慶元宮,街道便沿著河岸發展。我們在和平老街北段仍可見到清代船頭行十三行郊的遺址,而在南段則可看到日治前期的建築立面,連續圓拱以及整齊的店家一字排開,既典雅又壯觀。日治時期,宜蘭縣鐵路開通,沈寂沒落一時,但烏石港的完成,龜山島賞鯨熱潮及蘭陽博物館的動工興建,頭城在新舊交融下,仍不失其〝開蘭第一城〞地位。

close